目前,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出全球平均水平,据《人民日报》与人民网调查,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揭发社会不公现象,因而随着互联网公共监督力影响日益壮大,网络监督已逐步成为反腐败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暴露出以下问题:一是目前法制建设远远没有跟上互联网发展速度,如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与党政机密、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等,没有明确的法规界定;二是部分政府部门消极应对,对网络监督置若罔闻、反应滞后,被网络舆论牵制而丧失主动权,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三是政府利用互联网与群众沟通的机制不健全,致使信息交流、通报不顺畅。
建议对互联网监督引起深层次重视:1、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充分整合互联网监督资源,建立有效的舆论监控机制,开展有的放矢的线索收集整理和分析。2、实行网络实名制度,在有效预防、惩处腐败的同时,严厉查处造谣诽谤、人身攻击等不良行为。3、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以及重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组织力量核实查处,把查处结果及时反馈,进一步接受群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