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廉政网——直击基层检查怪现状:糊弄“上面来人”出五大花招 久发365电子游戏网址多少_365提款会被冻结卡吗_365bet有app吗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时评 > 理论观点

        直击基层检查怪现状:糊弄“上面来人”出五大花招

        【字体: 】 【编辑日期:2010/4/30】 【作者:监察局】【阅读:】


         

          林林总总的巡视组、检查团、督导组轮番上阵,让基层不堪重负。“上面来人装模作样走过场,下面接待认认真真搞形式”,一场场闹剧“你方唱罢我登场”,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目睹了一些怪现状。

          覃镇长的苦楚:

          “真想摘掉先进的帽子”

          广西某镇因为早年各项工作做得好,被戴上很多先进的“帽子”,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明星乡镇”。

          然而,这个原本引以为豪的头衔,却成为现任镇长老覃的一大负担。他向记者诉苦:担任镇长一年多来,毫不夸张地说,从没有周末,包括春节、国庆期间也是一样。其中一个耗费大量精力的工作,就是应付上级来的检查组、督导组和巡视组等。

          “正因为我们是先进,比如节能减排工作,是实行‘一票否决’的。因此,每年上级都要来检查。县里来人了,觉得我们做得好,汇报给市一级,市里检查后加以总结又报到自治区里,我们又成了自治区里检查必看的点。而且,每个检查组来之前,有关部门、有关人员还要提前踩点,我们又要陪,实际上每级检查组来一趟,我们要陪两拨人。这样算下来仅节能减排一项内容,省市县三级巡视组,我们要陪6拨人。这还是每个级别的检查组每年只算来一回,很多工作每年每个级别的检查组都要检查两三次。每年有那么多项目要检查,有时真是让人疲惫不堪。”

          记者了解到,这个镇共有2万多人,8个行政村,不到60名乡镇干部。老覃说:“想想看,就这么点人,要应付这么多批次的‘上面来人’,根本忙不过来。我们一位副镇长一人要对应计生、卫生、质检、体育、教育、安监等6个系统。有时他分管的口多个部门下来,实在没辙只好找人当‘托’,向他人‘求救’,还提心吊胆,生怕被上级发现他没亲临现场,认为不重视而怪罪。其实,我心里明白,他是多累,多苦。”

          “我有时真羡慕那些所谓落后、偏远的乡镇,很少有人去。这些地方的干部反而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反而能有时间静下心来谋发展,做实事。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沉下来,更很难凑齐党委委员开会,因为不是今天这个出去,就是明天那个出去,是真真正正的‘5+2,白加黑’,有时我实在不忍心,只好每隔一个月,允许部分干部过一次双休日。”覃镇长无奈地说。

          “发自内心讲,我从农家孩子一步步当上镇长,真想能实实在在为我辖区内的老百姓做点实事,但是现在实际情况让我迫不得已,内心很矛盾,真不知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头。”

          杨主任的烦恼:

          “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几瓣”

          “到了年底就是忙,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街道所有的干部都派出去了,实在是分身乏术,我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几半。”江西某地城区街道负责人杨主任调侃道。

          杨主任这几天频繁往辖区内几家企业跑。离元旦没几天了,可街道的财政收入任务还有300万元缺口,压力着实不小。这还不算,各种纷至沓来的检查让他有点喘不过气来。

          计划生育、信访、维稳、民生……杨主任掰着指头算,哪一项检查都不能含糊,都得罪不起。就在他跑企业的时候,还不得不抽时间调度人马,应付目前最紧迫的挑战——这几天随时可能来的计划生育抽查。

          “计划生育检查,我们一年要遭遇8次,省、市、区三级轮番上阵。”杨主任说,“检查非常严格,我们造假越来越难。”

          年底的这次抽查,检查组随机决定检查哪个街道,不仅要上门入户查看,还要调阅派出所的档案等。“一旦抽中了我们街道,留给我的准备时间只有半个来小时,没有什么造假的空间。”杨主任说。

          杨主任坦言自己不会造假,不过他比较担心有些现象无法向检查组解释清楚。比如现在人员流动性大,有的进城务工人员在辖区租住,却在别的地方打工。“抽查的时候如果这名务工人员不在家,检查组很可能以为我们造假,觉得我们故意不让他们见面,这种事我们还不好解释。”杨主任说,“有些话恐怕要到餐桌上说了。检查组辛苦查一天,工作餐我们还是要安排的,好好接待一下。”

          糊弄“上面来人”的五大花招

          一位在乡镇工作10多年的基层干部说,“糊、唬”是基层干部应付检查、巡查、督办的二字真经。对付“上面来人”,基层干部靠糊弄过关;面对老百姓,则靠一个“唬”。对那些乱说话、不听招呼的人,为了不让检查人员看出破绽,要用吓唬的方式让他们不敢说。

          安徽某县的一名乡镇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为民服务件数也在考核的范围之内。为了能完成指标,个别村干部直接坐在屋里就胡乱编造为村民服务的事情,比如村干部王某3月份帮张家办理了新生儿入户手续,4月份帮李家办理了就业证明等等。而有的乡镇干部则自己坐在办公室,仅仅凭借农民户口簿就能编造为民服务的事项。

          “反正检查组也不会到村民家里去询问核实。哪怕有90%的事情都是瞎编的,检查组也查不出问题来。”一名乡镇干部“坦诚”地告诉记者。

          云南一些基层干部则把反检查的招数总结为“编、凑、夸、盖”:编,编造无中生有的成绩;凑,凑出眼花缭乱的政绩;夸,夸大似是而非的业绩;盖,掩盖真实存在的问题。

          一名乡党委副书记向记者聊起了“具体的操作手法”:

          一是在接待上下工夫。高标准接待,住高档宾馆、吃珍奇佳肴、喝名酒、抽好烟、打麻将、唱歌跳舞、为其赠送纪念品,以联络感情。

          二是在选点上下工夫。检查只往好的地方带,尽量选交通方便、发展比较好的点应付检查,把存在问题或做得不好的隐蔽起来,起到一叶障目的效果。偶尔遇到一些“较真”的检查组,硬是要去某个工作落后的偏远地点,最好的搪塞办法就是,“去那个地方的路塌方不通”,总之检查组也不熟悉。

          三是在汇报材料上下工夫。加入一定的水分进行汇报,并且尽量汇报最有特色的内容,把问题轻描淡写,甚至直接避而不谈。强调客观因素多,主观因素少。一些检查组成员听完汇报后,如果不了解情况,还会对汇报者产生“怜悯”。

          四是在沟通协调上下工夫。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跟检查组套近乎,拉关系,搞吃喝,以达到徇私舞弊的效果。

          五是在“群众工作”中下工夫。比如把那些能说会讲的人找来,并且进行简单的培训。当检查考核组问到有关问题时,他们不会乱讲话、讲坏话。记者长期在基层采访,对此深有体会。一些几年前采访的老实巴交的“典型”,现在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记者 周伟 王勉 程士华 关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