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反腐倡廉教育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诸多挑战。正确认识反腐倡廉教育的地位作用,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深刻认识反腐倡廉教育的地位作用
反腐倡廉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重要思想保证,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腐倡廉教育对于反腐倡廉思想观念的确立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腐败行为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行为主体的思想动因,而净化人的思想,必须依靠长期的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价值取向,既作用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又影响着整个人生,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谓“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人们的思想中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反腐倡廉教育对于廉政行为的养成发挥着正面引导的导向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方志敏、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反腐倡廉教育对于反腐倡廉源头治腐具有固本强基的防范作用。源头治腐首先是要通过反腐倡廉教育打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我们讲反腐败有两道防线,一道是思想道德防线,一道是党纪国法防线。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保证党员干部少犯错误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屏障。反腐倡廉教育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具有提升内涵的激励作用。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有利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激励党员干部队伍的士气,有利于鼓舞党员干部的斗志,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不断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方式方法
既要坚持经常性的教育,常抓不懈,又要适时进行集中的主题教育;既要重视传统的宣传教育方法,又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既要开展灌输式的教育,又要进行自觉的自我教育;既要开展普遍性教育,又要针对不同对象的特殊教育,使教育工作入情入理、入脑入心。一是示范式的正面教育。树立正面典型,影响很大。一个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要善于总结、宣传身边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二是解剖式的警示教育。充分利用执纪办案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查案的教育功能。通过召开案件通气会或案件通报会、编印违纪领导干部自我反思材料、典型案件剖析材料、典型案件宣传报道、制作剖析典型案例电教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三是针对式的主题教育。根据一个时期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一个主题,开展相对集中时间的主题教育。四是提醒式的常规教育。通过向领导干部发廉政短信、寄送反腐倡廉参阅资料、开展读书评奖等活动,使教育长流水不断线。五是高科技的网络教育。顺应信息社会的新变化,充分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创新网络教育,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科技含量。
正确处理反腐倡廉教育的几个关系
点与面的关系,就是要把握抓住重点和覆盖全社会的关系。我们党是执政党,党风对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既要突出重点,显示亮点,又要以点带面,推动全局。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面向全党全社会,树立贪耻廉荣的社会氛围。
量与质的关系,就是要把握教育的形式与教育效果的关系。反腐倡廉教育要注重营造声势,营造氛围,更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既要有量的积累,重视“干了多少”,体现工作数量,又要确立质量意识,注重“干得怎样”,体现工作成效。
新与旧的关系,就是要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反腐倡廉教育,既要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载体,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渠道,提高科技含量,创新教育形式,赋予反腐倡廉教育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长与短的关系,就是要把握教育的长期性与阶段性的关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境界的提高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仅靠某一阶段的教育就终身管用,而要靠不断的理论武装和知识积累来奠定基础,靠不断的社会实践来提升觉悟。因此,要有战略眼光、战术策略,既立足于当前,更着眼于长远,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来实施,作为一项持久的工程来建设。
虚与实的关系,就是要把握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反腐倡廉教育既要靠灌输,靠理论武装,又要根据党员干部的思想情况,解决党员干部的实际困难,多办实事,多做暖人心的工作。
内与外的关系,就是要把握自身力量与整体合力的关系。反腐倡廉教育是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的任务,同时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机制,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教育工作,形成整体合力。(作者系浙江省纪委宣传教育室主任 胡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