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良,浙江省开化县原县委书记。检察机关经侦查查明,王金良在担任绍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在职务升迁、工作安排、房地产开发等方面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合计101.9万余元。(4月22日 《检察日报》)
说实在的,王金良搞腐败所用的都是一些“贯用”伎俩,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王金良倒台后的一句“收了钱还觉得自己比人家不知要好多少、清廉多少”的“搞笑”忏悔之词,可以说刷新了贪官“语录”,令人捧腹不止、笑掉大牙。可是笑过之后,冷静地思索,觉得这里面暗藏“玄机”。
其一,它揭示了当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攀比”腐败的阴暗心理。当前,社会上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说法——“别人收(贪)了,我不收(贪)就会吃亏上当。”因此,有的人对一些不该拿的东西拿得“心安理得”,有的人见别人得了“好处”,首先想到的不是鼓起勇气反对,而是暗暗思衬——“何时我也弄个官当当,发发财?”当有的腐败分子被查处时,他可能给查案人员“上课”——他只是一个“小萝卜头”,还有比他更腐败的“大”贪官。有的人甚至会在办案人员面前“自嘲”说,“我们这些人真是悲哀,连个腐败机会都没有(言外之意手中没有权)……总之,“攀比”腐败的阴暗心理像一个幽灵在某些人脑海里闪现。这是非常危险的。很显然,一旦这些人手中有权了,或者掌大权了,后果是难以预料的,甚至是可怕的。
其二,“攀比”腐败,促使贪官疯狂敛财,加速贪官倒台。如果大家没忘的话,郴州市原副市长雷渊利受审时曾说过一句令世人既震惊又“刮目相看”的“自慰”语——“在郴州要数贪官,我算最小,只能排在第十二位。”虽然雷渊利这句话没有完全得到印证,但是,毕竟揪出了比雷渊利官职更大、腐败金额更多的贪官——李大伦、曾锦春和樊甲生等。因此,回过头来“咀嚼”雷渊利这句话,真是“余味无穷”。很显然,从某种程度来说,一方面,它像一封举报信,映射还有更大的腐败;另一方面,它揭示了雷渊利之所以疯狂腐败,与其内心对“大”官的“攀比”不无关系。
其三,某些地方的贪官,对周围的“政治风气”是比较清楚和了解的,但他们往往不是奋起反对,而是也趁机寻找腐败机会和空间“大干一票”。像雷渊利之流。这意味着,当前有的人不仅容忍腐败已经麻木到了相当可怕的程度,而且,还有的人在伺机大搞权钱交易。这样“机会”往往就出现在发现有比自己还大的官员在搞腐败的时候。他们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贪财,还有以平衡心理和发泄心中不满的“第二”目的。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不要把贪官王金良的这句“收了钱还觉得自己比人家不知要好多少、清廉多少”的忏悔之词,当作无耻贪官的“自嘲”,一笑了之,而应该反思,贪官为何会生发如此错误的理念和认识。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是腐败仍在一定范围内滋生蔓延的一种外在反映。这一现象值得有关部门警惕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