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郑州市一楼盘开盘,悬挂10余政府部门祝贺横幅,送这些条幅的单位来头不小。西侧第一个条幅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热烈祝贺隆福国际盛大揭幕”。其他祝贺单位还有“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建设厅”、“郑州市人民政府”等十余家单位。(4月20日《河南商报》)
用“精明”二字来形容这家开发商并不为过。在楼盘开盘时,大张旗鼓地悬挂众多政府机关和单位的庆贺条幅,可以一举多得。一是可以“拉大旗做虎皮”,给社会公共一种有政府机关“暗中支持”、很有后台和背景的印象和暗示;二是借以增加商家的含金量,可以一定程度上借用政府机关社会公信力,进而达到商家促销和营利目的;三是增加竞争的筹码,在当前市场经济运行尚不规范的前提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公权力“干扰”。
姑且不论这些贺幅的真假,但是,开发商大肆悬挂政府机关贺幅的真正原因不能不让人深思。
如果我们的市场运行是规范的,有着公开、公平和透明的市场氛围和环境;如果我们的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能够严格地履行职责,不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越位”、缺位和错位,让行政权力阳光和规范运行;如果没有一些商业领域的“官商勾结”、公权力公然违法违规介入,官商沆瀣一气的极不正常现象的存在。商家只要守法经营,凭借正当的竞争手段就可以赚到利润,他们还会对公权力的“庇护”趋之若鹜吗?
正是由于目前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力度还不够,规范措施还不强,导致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在行使政府权力时缺乏公开性、透明性和民主性。个别公务人员利用公权力为所欲为、吃拿卡要,对商家百般刁难。极个别公务人员,当起商家的“保护伞”,甚至严重渎职犯罪。在目前行政权力可以“通吃”的社会氛围之下,商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平安”,赚取利润,不得不向行政权力“靠拢”。因而,什么“最牛洗脚城”、“最牛开发商”这样的商家也就热衷于和政府机关“攀亲威”、拉交情,公然悬挂政府机关贺幅而沾沾自喜。
商家公然悬挂政府机关贺幅,满足了商家的私利,却损害了政府机关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运行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因而,这种不良现象必须予以遏制。只有让政府真正成为“阳光政府”,让公权力真正变成了“阳光下的权力”,类似这种悬挂政府贺幅的不良现象失去存在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