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在丰台科技园区宝隆公寓内的晓峰文化传播公司,从去年年底开始以几百元的价格购进一些纪念册,然后冒用中央某机关报社名义,以300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外地一些政府官员。近日,丰台警方将涉嫌诈骗的该公司负责人李氏兄弟抓获,二人供述共诈骗150余起,诈骗所得40余万。(6月16日《京华时报》)
以往行骗的骗子并不少见,但大都是上门行骗。而此骗子公司却是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只要一个电话,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就可以把钱骗到手。这种手法真是妙哉,一来不用上门相见,只凭声音,是人是“鬼”,一般人难以弄明白,可以把风险降到最小,二来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成本,不论天涯海角,足不出户,可以省去大量的差旅费。
骗子公司利用此“妙法”进行行骗,着实花了不少劲进行琢磨,如今什么最好骗?人们“久经骗场”,已经有足够的辨别能力,没有高深的骗术,要从他人身上把钱掏出来真是难之又难,即使能骗得一时,假的就是假的,迟早要露馅,有什么办法骗得长久,骗得稳定,骗得多呢?从以往的案例来看,一些官员的钱比较好骗,这不,被称为“四川第一贪”的四川省犍为县原县委书记田玉飞被骗子骗走47万。黑龙江双城市农民陈武彰没事就坐在电视机前,看哪个地市领导因“丰功伟绩”上了荧屏,就给这些领导寄去恐吓信,声称掌握了他们贪污受贿证据,要求对方汇来“封口费”。一年中,陈武彰寄往全国的恐吓信竟有七、八封有了回音,直到被警方抓获,他已收到近万元“封口费”。当然用这样龌龊的伎俩进行行骗,对于身上没有污点,没有更多贪欲的官员来说,是没有效果的,那得换一种方式,就是从感情上、关系上做文章。
从骗子公司发出的400多套纪念册来看,只有150余人按纪念册上银行账号如数汇款,大多数人还是没有上当。但是这150多人为什么仅凭一个电话,就给骗子汇去了款,这说明这骗术蒙骗的人还不少。按说官员的思想觉悟不会低,见多识广,可是却怎么就被这些骗子给骗到了呢?
骗子的手法真的很高明吗?不然,只是以几百元的低价购进纪念册,在上面标注2980元或3680元两种“成本价”,招聘10多名工作人员,以中央某机关报社的名义,向外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推销。所不同的是称某中央领导得知某官员酷爱收藏。就是这么一句话,却让一些官员上当。笔者猜想,一些官员所以会买帐,一是确实喜欢收藏,听说上面的领导知道自己喜欢收藏,喜不自胜,不问来路,不论货对不对版,照收不误。二是这钱不一定都是自己出,公家能报销,管它是好是差,反正损失不用自己承当,宁愿信其真不愿信其假。三是有些官员是碍于面子,上面说了买,就买下,即使自己没有收藏的爱好,没有时间去看,也买下了。至于纪念册里面是什么内容,根本就搞不清楚。
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只要冷静的想一下,有哪个与自己不熟悉的领导会叫自己买纪念册吗?如果腾出一点时间,给骗子所说的报社打个电话,或者到网上搜寻一下,这事不就真相大白了吗?
骗子之所以能在半年内非法获利达40余万元,关键在于我们的一些官员太麻痹了,这种麻痹也许是一种习惯使然,也许是面子作怪,但是这些正是骗子骗术的“高明”所在,这不能不说也是一些官员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