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日前就中央纪委监察部选派干部到四川地震灾区挂职作出重要批示。他强调,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地震灾区挂职,是落实中央关于支援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的实际行动,有利于加强灾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同时也是对年轻干部很好的培养锻炼。希望同志们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践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要求,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不负组织和灾区群众的期望。(8月14日新华社)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灾区人民全力以赴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在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但是要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仍然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央纪委监察部此时派出优秀年轻干部到地震灾区挂职,具有特殊的意义。
青年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中最年轻、最活跃、最有朝气、最具创造精神的一支力量,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灾区工作要求高,难度大,责任性强,选派中青年干部到艰苦的地方挂职锻炼,既能了解群众的热点、难点,加深对群众工作的认识,又能在实践中,在群众中得到启发,受到锻炼,从而扩展自己的工作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到灾区挂职工作也就是直接参与和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直接与灾区人民群众打交道,因而,要带着感情,要敢干吃苦,要树立纪检监察干部的好形象。
要带着感情;就是要满怀对灾区群众的深厚感情。优秀年轻干部是工作中表现突出,有培养前途的干部,但是到了新的环境,要与不同的对象接触,这就得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加强锻炼,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多进行“换位”思考。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进一步打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根基。
要敢于吃苦;灾区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这就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做到眼勤、耳勤、手勤、脚勤。要善于观察,眼中有事,做有心人;要见困难就上,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为群众排忧解难;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与群众同甘共苦,打成一片,把党的温暖,把党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传递给群众。
要树立纪检监察干部的好形象;中央纪检监察年轻干部下到基层,来到群众中,其实也搭建了一条通往群众的通道,这条通道,就是要把好的形象,好的作风带下去,把群众的所需、所求传上来,年轻干部到基层,到群众中,其言谈举止不仅是个人所为,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形象,因而,时时处处要严格自律,在干部群众中树立起可亲、可敬、可信的形象,努力成为勤奋工作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廉洁从政的模范。
中央纪委监察部选派干部到四川地震灾区挂职,既是落实中央关于支援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的实际行动,也是对年轻干部很好的培养锻炼。因而,纪监干部赴震区挂职是个好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