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廉政网——4万亿投资:如何防乱上项目?如何防腐? 久发365电子游戏网址多少_365提款会被冻结卡吗_365bet有app吗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时评 > 理论观点

        4万亿投资:如何防乱上项目?如何防腐?

        【字体: 】 【编辑日期:2010/4/30】 【作者:监察局】【阅读:】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再度重启积极财政政策,并提出在未来两年多时间投入4万亿元实施十项扩大内需政策。这4万亿从哪儿出?全靠政府还是包括社会资金?全靠中央政府还是包括地方政府?怎么个出法?大印钞票?发行国债?还是别的方式?花在什么地方?与老百姓有多大关系?会不会引起新一轮的乱投资乱上项目?会不会刹不住车搞过了头弄成又一轮经济过热?这么多钱,怎么防止腐败……这一系列问题,无不牵动着每个国民的心。

            4万亿到底从哪里来?怎么来?

            新华社“新华视点”引用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的话说,4万亿元的投资包含多种投资渠道,首先是中央政府出一部分钱,依照“投资带动投资”的加速原理,政府投资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会引出一连串的投资,其中有地方配套投资以及各种社会投资。从政府投资方面看,一方面是政府拿出一部分钱进行投资,另一方面是通过发行国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98年启动的积极财政政策中,我国5年发行国债超过6000亿元。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14日说,到2010年底,中央的投资安排可以达到11800亿元。到2010年底,一共可以带动大概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这4万亿元也仅仅是全社会投资的一部分,不等于全部的投资。

            如何防止乱上项目?会不会刹不住车?

            这次扩大投资提出“出手要快”。那么会不会“萝卜快了不洗泥”?一些不该上的项目会不会又“借尸还魂”呢?如果这样,跟科学发展观不是相违背了吗?这是人们普遍担忧的问题。

            《新京报》报道说,国务院决定今年年底前向各地新增1000亿元投资,这意味着主管项目审批的国家发改委需在50天的时间内快速批复一批项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由于时间紧迫,现在对于项目的批复将“特事特办”以加快审批速度。

            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发改委新闻处处长文步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基本的程序绝对不会放松”。

            不过这才1000亿呢!更大的投资还在后头,如何防止一些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项目卷土重来,还需加强监督管理,从制度上细化完善。

            据报道,最近这几天,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宏大”的投资计划:某直辖市今明两年安排政府投资1000多亿,预计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某沿海省份预计2009年的政府性投资可带动社会投资1.2万亿元,2010年政府性投资可带动社会投资2.5万亿元;某内陆省份提出5年内为扩大内需的项目投入约3万亿元……

            这些简单相加似乎就已超过中央提出来的“4万亿元”,会不会一哄而上控制不住弄成又一轮经济过热呢?需好好思量。

            如何防止腐败?

            4万亿元,这么多钱怎么防止腐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为主管审批部门,国家发改委特别“引人注目”。

            围绕今年底前1000亿元投资的“蛋糕”切割,《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13日报道说,国家发改委周边住满人,连周围胡同的地下室也住满各地来客,“全是各省市来跑项目的”。《新京报》14日的报道描述说,国家发改委对面的复印店也生意火红,截至下午6时,依然有人拿着厚厚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前来复印。一位来自内蒙古通辽市的官员说,他们在得知新增投资计划后立即驱车来京,“就是希望赶快把手里的项目批下来”。

            《中国青年报》14日的评论充满忧虑:当国家发改委门前人头攒动,充满智慧的民谚所批评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上演吗?滥用公权力寻租、设租、收租的腐败会发生吗?

            《羊城晚报》发表了题为《4万亿投资如何防止“跑部钱进”》的评论,说有关部委执掌着这样一笔天文数字般的财政资金的投向大权,他们可以决定把资金批给这个地方或企业,也可以决定把资金批给那个地方或企业,他们的手指缝稍稍松一点儿或紧一点儿,就可以给某个地方或企业多批或少批几千万上亿元,其间“操作余地”与“腐败空间”之大,几乎让人不敢想象。

            看来国家发改委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挑战性。据新华社报道,10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出席的会议上,重申了上述资金的投资方向和原则,要求严格依法办事,相关过程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对违规乱纪行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采取收回投资、扣减次年项目投资等惩罚性措施。

            据悉,为确保投资到位和避免腐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监察部等部门将组成一个跨部级督察小组,向每个省派驻督察员,加强对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希望这些措施能真正发挥作用。

            交通领域是这次投资的“重头”。新华社报道称,其中,铁路投资将超过万亿元,公路投资规模每年将超过1万亿元。而以往交通建设领域所曝出来贪腐案,让人多少有些不放心。

            新华社报道说,针对即将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12日强调,为加强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监督管理,中央已经明确要求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全程参与,同时要求社会舆论加强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将制订严格可行的资金监管措施,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把资金全部使用在安排的项目上,确保其使用安全和发挥资金效益。但愿这次腐败能少一点。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最近在该部的一次会议上坦陈,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反腐倡廉形势不仅严峻,而且是腐败现象的“多发区、高发区”。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有相对一块是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怎么让“多发区、高发区”的腐败“少下来、低下来”,看来也是个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