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怎样才能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必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才能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其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外在反映,对社会环境产生重要的互动影响。为此,要大力弘扬廉政文化,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廉洁、诚信、勤俭、奉献等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环境。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认真开展政治纪律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落到实处,促进党风建设。同时,坚持理论教育联系身边实际,把正面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用周围的光辉榜样激励人,用身边腐败分子的惨痛教训警醒人,使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持以“六进”为抓手,发挥宣教大格局的作用,各级领导带头参加,社会各界和群众广泛参与,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弘扬正气,鞭挞腐恶,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建立完善制度机制 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把取得的经验成果巩固下来,把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体现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中去。要着眼解决影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从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奖惩激励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制约的有效机制。健全领导干部考评机制,把考评领导干部德政与考评政绩结合起来,把定性化的东西量化、细化、具体化,使“软指标”变成“硬杠杠”,真正成为考核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准。要建立健全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具体制度和办法,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证领导班子民主议事、科学决策,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严格完善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实际、了解实情、转变作风。要在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责任追究制上发挥主导作用,按照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责任机制,按照责权分明的原则,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起到加强和改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作用。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促使作风迅速转变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要认真履行纪检监察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责,严格执行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特别是执行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其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的作用。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促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定期分析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情况和问题,研究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和措施,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对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与中央保持一致,切实把中央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加强对领导干部坚持执政为民、服务人民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监督检查,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有监督和没监督一个样。
保持查办案件强势 严惩违纪违法行为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坚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依照党纪国法,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重点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严肃查办利用人事权、司法权、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谋取私利的案件,严肃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案件,严肃查办以各种手段侵吞国有资产的案件。推行“1+4”工作法,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每查处一起具有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案件,同时做好对涉案轻微违纪人员诫勉谈话、召开发案单位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针对暴露的问题建章立制、开展警示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工作,使查办案件与治本抓源有机结合,整体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作者系江苏省徐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 陈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