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民主生活会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员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认真加以改正。但据笔者了解,时下有些地方和单位的民主生活会却存在一些走样变味现象,偏离了民主生活会的本意,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如有的避实就虚、回避问题、互相吹捧,将民主生活会开成“表功会”;有的借题发挥、挑起矛盾、恶语中伤,将民主生活会开成“批斗会”;有的撇开主题、讲古论今、说三道四,将民主生活会开成“茶话会”。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同志党性观念不强,不能开展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另一方面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对敢于讲实话、说真话、勇于批评别人缺点的同志,缺乏理解和保护机制。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我党珍贵的“传家宝”,是各级党组织保持先进性和提高战斗力的有力武器。为避免民主生活会出现走样变味现象,各级党委应制定一些刚性措施,加强对民主生活会“会前、会中、会后”的监督指导。会前,将会议时间、地点、议题、与会人员等进行公示,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会中,上级领导加强引导,积极监督。会后,将查摆出来的主要问题、具体整改措施和责任人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整改效果适时进行测评,达不到要求的严肃批评。同时,建立整改跟踪档案,逐一存档记载,作为评议政绩、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陈兴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