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云同志领导方法
陈云同志是注重领导方法的典范。他把“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思想方法,运用于领导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领导方法。学习陈云同志的领导方法,对于提高领导水平、改进领导工作,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做工作,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毛泽东同志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过:陈云同志,他的方法是调查研究,不调查清楚就不讲话。陈云同志有一句名言,他说,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我们应该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陈云同志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他调查研究的方法:一是派一些地位不高、知名度不大的身边工作人员下去调查,这样的同志容易接近群众,便于了解实情;二是请人上来,多找一些在第一线负责具体工作的同志进行小范围交谈,这样可使调查对象打消顾虑,讲出实情,也便于对各种意见进行比较;三是广交知心朋友,特别是在基层群众中交朋友,这些人没有“乌纱帽”问题,敢讲真话;四是必要时亲自下去。他认为,其他所有形式的调查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自深入基层搞调查。建国以来,直到改革开放,陈云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亲自进行了至少十次重要的调查研究,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次,1949年7月至8月,到上海主持召开上海财经会议,研究当时上海和全国财政经济困难的对策。第二次,1949年11月,组织中央财经工作委员会所属各部,召开了20多次专业会议,摸清了全国农业、工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的情况。第三次,1951年3月,到武汉调查商品流通情况,重点了解了人民需要哪些工业品,交通运输对商品流通的影响。第四次,1955年1月和5月,两次到上海青浦县调查粮食统购统销问题,形成了定产、定购、定销的政策思路。第五次,1960年冬,到上海、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调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问题,摸清了工业困难、粮食紧缺、经济失衡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进口粮食、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工业支援农业、发展化肥工业等政策主张。第六次,1961年3月至4月,在北京、杭州、南京等地召开关于加速发展化肥工业的座谈会,推动了化肥工业的发展。第七次,1961年6月至7月,到上海青浦县小蒸公社,调查母猪私养、种双季稻还是种蚕豆和单季稻、农民自留地等问题,向中央写了调查报告,对于纠正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消极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八次,1961年10月至12月,先后主持了煤炭工业座谈会和12次冶金工业座谈会,初步摸清了煤炭和冶金工业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了解决建议。第九次,1973年至1974年,受周恩来委托,到广州等地调查和研究外贸问题。第十次,1979年5月,针对上海宝钢建设中存在的不同意见,到上海召集冶金专家座谈,作出了“宝钢建设是四化建设的一个大项目,上了马就要干到底,只能干好,不能干坏,要把先进技术学到手”的论断。
办事情,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积极稳妥。早在延安时期,陈云同志就定下了坚持、沉着、切实、前进的办事原则。他认为领导要区别工作缓急主次,掌好舵,指出主要努力方向,预防某种偏向。他部署工作总是反复考虑,看准情况,经过典型试验,逐步推广,稳扎稳打。陈云同志处理的多是党和国家的大事,有紧急的事、难办的事、棘手的事,他都冷静对待,权衡利弊,慎重决策,从不感情用事,从不草率从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他积极协助邓小平同志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提出了许多经过深思熟虑的远见卓识,发挥了重大作用。他指出,我们的建设和改革,任务艰巨,问题复杂,而我们的本领还不大,要“摸着石头过河”,小心谨慎地前进。他强调,改革开放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经验,以把改革搞得更好。
处理问题,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陈云同志说过,做大事都是从做小事开始的。不忘记经常工作,但必须抓住中心,防止事务主义、乱无头绪。他认为,工作不抓住要点,乱钻,那是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陈云同志抓工作卓有成效,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能够敏锐地抓住中心问题、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并且抓住不放,一抓到底。
注意思考关系全局和长远的战略性问题。陈云同志经常说,做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拿出一定时间“踱方步”。踱方步,深思考,不仅要有看和听的时间,还要有想的时间。应该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要上屋顶,不要老呆在地下室。对于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陈云同志认为,全局在,可以挽救局部;而全局垮,则局部不能挽回。上层机构要有专人考虑大问题,专门考虑战略性问题,要有这样的战略家。他认为,对于领导者特别是各个部门、各个地方的主要领导者来说,做好日常工作很重要,专心思考和研究战略性问题也很重要,而且更加重要。越是责任大、任务重,越要从大的方面看问题,保持头脑清醒。做到见事及时,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
重视总结经验。陈云同志善于独立思考,崇尚真抓实干,既不墨守成规,也不随波逐流,总是创造性地提出开展工作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强调,工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踏踏实实,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希望一蹴而就;工作一件一件来,每件工作做到底,就是最有成效、最快速度。他做任何工作总是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在总结经验中不断开拓创新。他认为,新发展要从旧阵地出发。根据过去的经验,找出新的办法,这项工作比日常的业务工作更重要。要找出一套新办法,就要研究过去的办法。总结经验就可以把过去做对了的和做错了的加以分析,把工作提高一步。 (中央纪委驻新华社纪检组组长 李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