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廉政网——“治庸”应成常态 久发365电子游戏网址多少_365提款会被冻结卡吗_365bet有app吗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时评 > 理论观点

        “治庸”应成常态

        【字体: 】 【编辑日期:2010/4/30】 【作者:监察局】【阅读:】

        傅茂生     近年来,各地关于“治庸”的报道屡见报端,一些机关干部因为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受到问责,一些干不了事、干不好事、连续误事的干部被撤免调整,这对于各级干部来说无疑是敲响了一记警钟,激发了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为经济发展努力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    应该看到,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权力与责任对等的意识,对干部的管理往往偏重于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而对于“庸官”,总觉得他们没犯大错,对他们只是一个教育问题。其实,这种认识是偏颇的。就凭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不思为民办事这一点,“庸官”就应受到问责。更何况,长此以往,会导致一个部门和单位甚至一个地区形成不良风气,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严重损害机关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不少地方积极采取措施,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提升行政效能,对一批“太平官”、“无能官”、“懒惰官”视情况给予了曝光、通报批评、行政处罚,甚至责令辞职,起到了较好的警示鞭策作用。但“庸官”害的是一种“作风病”、“机关病”、“衙门病”,绝非一两天形成的,更非发生在一两人身上的个别现象。所以,根治这一“疑难杂症”,不能仅仅停留在查处层面上,应当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长效机制,让“治庸”成为常态。将每个岗位的责任具体化,建立科学有序、层次清晰的责任体系;严格责任考核追究,切实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