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情感风铃
如果把反腐败各项政策、制度、措施比喻为利剑的话,我们广大的纪检监察干部就应该是执剑的剑手,是落实反腐倡廉政策、制度、措施的具体执行者和监督者。利剑只有握在勇敢智慧的剑手手中才能产生强大的威慑力、震慑力和战斗力。
近年来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制度和措施,明确提出反腐败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成立了国家预防腐败局,出台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特别是今年初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保证。历届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多次在重大会议上强调腐败问题关系到我党的生死存亡。由此可见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反腐败工作,也确实采取措施处理了一批腐败官员,起到了很强的警示作用。但近年来在如此高压之下,大案要案仍时有出现,高官落马大有人在,漏网之鱼也不乏有之。回顾这些反面典型的沉痛教训,腐败现象越反越多,问题不只是制度和措施的缺失,也不应该是教育不力,关键是监督不力、权力失控、惩治手软。因此笔者认为。建立一支素质高、作风硬、敢于碰硬、勇于战斗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当务之急。
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培训是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培训什么是应该思考的重点。打铁还须自身硬,要反腐败就要掌握与反腐败有关的法规、政策、和制度。在具体办理案件的过程中需要法律、财经、公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在办理案件方面也需要掌握办案的程序、办案的纪律、办案的方法和技巧等。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尽量少一些耗时费财没有实际作用的培训。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最终提升素质的方法和目的,在实际工作中要敢于给纪检干部压担子、压任务,建立以老带新、岗位交流、深入基层的制度,特别是上级纪检部门在办案中多抽调下级部门参与办案,以提高提高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被动培训还需要与主动学习相结合,在工作中,要鼓励纪检监察干部养成爱学习、勤思考、善总结、会应用的良好习惯。
解除纪检监察干部的后顾之忧。只有解决了纪检监察干部所怕所忧,才能让他们放下包袱开展工作,反腐败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一怕领导不支持。基层纪检监察部门现在还是双重领导的体制,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任免还是由同级党委任命,纪检监察干部在实施监督和办案的过程中,深怕违背领导的意愿,深怕因干工作丢掉帽子、失去位子、没了面子。近年来在一些地区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如实行纪检派驻、撤消县直部门觉得纪检部门同意成立纪工委和监察分局,这些措施的施行不同程度解决了一些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顾虑,但全面解决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顾虑还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怕关系网。在办案过程中,有时候刚开始办案,各种关系网就接踵而至,由于办案人家家庭、亲属、工作单位都在一个地方,各种关系网严重影响办案工作的正常开展,纪检监察干部怕因办案得罪亲戚朋友、怕因办案得罪人影响自己的前途和生活。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进一步完善纪检书记异地任职制度和纪检干部异地交流制度。以避免因干系网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怕打击报复,纪检工作一项重要只能就是对违纪人员进行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肯定要得罪一些人,现实中纪检干部因办案受到打击报复的确实也发生过。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采取措施保证纪检干部自身的安全,建立邪不压正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的纪检干部敢于执纪。五是纪检部门是很清贫的部门,而纪检干部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适当提高纪检干部的待遇,解决生活中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让他们轻松上阵。
宝剑只有在勇者手中才曾充分发挥作用,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解决纪检监察干部的后顾之忧,反腐倡廉才能更好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