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推行“阳光党务”的实践与探索
自荐、组织推荐、资格审查确定竞争人选——县委全委会票决,县委常委会票决确定提名人选——县政协常委会信任票决——县政府党组研究——县人大常委会集体票决。通过这一系列严格的程序,3月13日,平昌县24名继任和新任的“阳光局长”正式任命履职。这是平昌推行“阳光党务”迈出的可喜的一步。
公开“五会”,群众有了参与权
平昌县在“阳光政务”建设提速的同时,把“阳光党务”作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新亮点来打造。在党务活动中大胆探索和实践新的形式。自2006年起,在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县委工作会、县委常委会召开前,事先公开会议议程和议题,邀请离退休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届时参加,并在会上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006年12月10日,平昌县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共邀请了86名群众代表参加。他们当中既有农民和城镇居民,也有生产一线的工人、村组非党员干部、离退休干部等。江口镇文化街73岁的居民王健康老人第一次主动参加旁听,心情无比激动:“我这么大年纪了,还是第一次被邀请旁听县党代会,这是我们老百姓的幸事啊!”江口镇小桥街的失地农民杜国文会后不无感慨:“作为农民能旁听县党代会,这说明县委在决策时,扩大了我们农民的知情权。”
人事任免实行多轮票决
推行“阳光党务”涉及到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人事任免是党务工作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焦点和难点。如何把这个焦点工作做得更透明、更阳光、更有公信力,平昌县委及时推行干部任免“阳光工程”。
县政府办公室、财政局、建设局、发改委、交通局等部门在一些人的眼中权大位重,炙手可热。为了最大限度地把这些部门的“一把手”选配得更加众望所归,平昌县实行多轮票决制,哪一关过不了,候选资格即刻无效。
参加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竞选的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曹光辉在常委会票决时败出,他说:“虽然我未能如愿,但是这个过程绝对是阳光的、公正的,我心里服!”
架通干群连心桥
为进一步规范完善和深化党务公开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平昌县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推行“阳光党务五步工作法”,即:党组织召开会议,初步确定工作内容、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广泛征求党代表及普通党员意见,对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进行补充、完善——召集有党代表或普通党员代表参加的会议,研究确定工作计划和方案并予以公示——在“阳光党务”工作监督小组(即党务公开监督组)监督下组织实施公开——公示工作计划和方案实施情况。
平昌推行“阳光党务”不仅仅是对党务工作结果的公开,重要的是注重公开决策过程并吸纳普通党员和群众参与。
“达巴铁路怎么走,请你建议”、“县委全委会,请你参加”等一系列活动在平昌政务网、《平昌周末》公布后,发贴子参与讨论、自愿报名旁听的市民非常踊跃。
市民向光荣说:“达巴铁路怎么修,以前这些都是领导作决策、专家建议的事情,现在提交给我们讨论,充分说明县上的党务、政务是真公开。”
已退休多年的老干部周尚聪、党员代表侯俊、政协委员曾伟等人多次应邀参加县委工作会议。他们一致认为:“以前,全县的大事都是县上的领导说了算。现在我们参加旁听,知道了这些决策到底是怎么来的,是否科学,是否民主,是否阳光。我们虽是旁听,但我们有义务、有责任给县委、县政府建好议,多支持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推行“阳光党务”,平昌打开了一扇窗,架起了一座政治文明、干群连心之桥。